首页 >> 动态

北京经开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2023-08-21 11:45:58来源:中国工业新闻

中国工业报记者左宗鑫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机器人产业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主导产业之一。


(资料图)

为抢抓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全球机器人产业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窗口期,推动北京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经开区不仅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而且在8月17日晚举办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合作之夜”上,经开区与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小米机器人、歌锐科技、和华瑞博等16个重点项目签约,在推动机器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方面再落一子,通过引育高精尖项目,链接优质资源,汇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打造机器人产业综合集聚区

“目前,经开区内聚集了百余家机器人企业,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年产值是75亿元,占到全市比例50%左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

据了解,目前,经开区已集聚了百家机器人产业生态企业,形成了五个产业组团:以小米、优必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组团,以和华瑞博、长木谷为代表的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组团,以安川、京仪为代表的协作机器人产业组团,以凌天、博雅工道为代表的特种机器人产业组团,以京东为代表的物流机器人产业组团和以SMC、软体机器人、智同科技为代表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组团。

刘力表示,未来3年,北京经开区将持续完善6大核心零部件、6大整机产品的“6+6”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分梯度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周期助力企业成长;建设北京机器人产业创新园,打造集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应用示范、产业集聚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建成产业链条完整、产业生态良好、综合实力显著的国际一流机器人产业基地。

其中,北京机器人产业创新园位于北京经开区亦庄新城核心枢纽,园区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由54栋企业总部组成,单体建筑在3000-14000平米区间。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经理孙玲介绍,园区聚焦机器人核心技术和产品,打造“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应用场景”的亦庄模式,主要引进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重点应用、前沿创新等优质项目,实现技术突破、产值提升、生态优化的目标。园区将联合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实现机器人技术研发、试验检测、产业服务、商务办公等复合功能。

具体来看,北京机器人产业创新园整体规划为“一园四区”。一是国际交往区,围绕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开展国际交流,涵盖机器人展览展示和应用体验、创新加速孵化器、政务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星级商务酒店等。二是科技创新区,为“机器人+”上下游企业提供总部和研发的办公场所。三是产业加速区,围绕产业的需求导入检验检测、小试中试、共性技术平台等,并匹配中试参观及科技集会等功能,为企业的成长赋能加速。四是配套服务区,围绕园区企业的需求为员工提供服务配套,包括品质餐厅、食堂、银行、便利店、咖啡、运动健身、知识消费等。

“机器人”创新梯队持续扩容

近年来,经开区着力建设包括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在内的四大主导产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深入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加速打造一批世界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在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经开区有北京市智能工厂16家,数字化车间15家,数量居北京市第一。

不仅如此,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经开区着力培育“独角兽+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梯队,形成全周期政策扶持体系,围绕人才、技术、市场开拓、空间保障等多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礼包。数据显示,经开区共有10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企业占比近五成。

作为全国应急科技装备和特种机器人领军企业——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携多款“秘密武器”亮相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刚开始参加时,我们只有消防灭火机器人,现在有各种侦查、救援、应急处置、排涝的机器人。”北京凌天智能科研项目部经理常善强说,公司研发的机器人主要用于城市消防、森林消防、防汛抢险等场景,品类年年在增加,已经形成一个“大家族”。

有“水下大疆”之称的博雅工道,先后攻克了水下仿生、运动控制、水下通讯、水下协同等多项关键性技术,自主研发了多款国产化水下机器人设备及关键零配件。博雅工道市场部负责人赵杨举例介绍道,如金龙鱼型仿生机器人是一款多关节机器人产品,根据龙鱼游动姿态和外观设计样式,依托现有流体仿真技术设计,能够像真鱼一样顺畅优雅的自如游动,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一个只有15厘米的“小零件”,约占到了机器人总成本的1/3,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心脏”,高精密减速机一直以来依赖国外进口。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同科技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北京工业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推动减速机国产替代进程,在精度、寿命等方面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有了这颗“心脏”,机械臂方可更加灵活。智同科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智同科技CT-CRV系列减速机打破了行业垄断,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了中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经开区机器人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引进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搭建50个机器人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成为机器人新品、应用示范、产业基础提升等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60台/万人,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我们将不断推动更多的创新要素集聚,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刘力表示。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王棕宝

关键词:

相关新闻